费炳华:时代在变迁
初心却永存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06
字体:[     ]

1997年下半年,刚从宜兴市楝树中学退休的费炳华老师身边突然少了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他居住的偏远水乡,不少村民常年从事捕鱼和水上运输职业,因家长长期在外作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照料成了家长们的心头大事。费老师看到村里那些缺人管教而追逐闹腾的孩子,油然生发出创办家庭辅导站、义务为渔船民子女开展家教和起居服务的想法,这念头也得到了曾经做过代课教师的老伴何维英的支持。

夫妇俩说干就干,当年夏天就与村上两个需求最迫切的学生家长商量,约定为他们义务照料两个孩子的学习辅导和生活。半年下来,这两个孩子不仅学习明显进步,而且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们十分高兴。通过家长们的口口相传,在接下来这个学期,辅导站的学生一下子增加到了十多个,最多时达到17个。这些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7岁。在25个春秋里,从这个辅导站走出的学生达460多人。

费老师负责学生的学业辅导和监管,遇到共性的问题便在堂屋的小黑板上讲解,老伴负责生活服务。因不少孩子父母长期在外作业,辅导站便成了孩子们温馨的家。费老师在搞好教学辅导的同时,还重视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给学生讲名人故事,讲革命传统;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并畅谈读书心得;组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参观附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新农村示范点、规模企业、现代化养殖场等,将正能量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孩子们的心中。

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是最为操劳的事情。可何维英把孩子们的一日三餐料理得井井有条,并设法变换花样,改善伙食。孩子们都高兴地说“吃得比家里还开心”。为了改进伙食,二老还带着大一些的孩子在家前屋后的闲杂地上种植蔬菜,既贴补伙食,又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安排好起居,楼下有着两张大床的房间便是女生卧室,阁楼上架起的长条通铺则成为男生宿舍,夫妇俩分别陪伴男女学生。何维英冬天为孩子们勤晒被褥,夏天更要为大家浆洗衣服,碰上个别孩子尿床时就更为麻烦和辛苦。何维英有时觉得太累,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看着孩子们又于心不忍,还是坚持了下来。2017年,何维英突发小中风,住院半个多月,期间费老师独自照料十几个孩子,还要跑医院照顾妻子。实在忙不过来,只得请妻妹过来帮衬。

孩子们的安全始终是二老牵挂的事情。学校离辅导站虽只有一华里路程,但上下学安全来不得半点疏忽。费老师给孩子们进行编组,上学时让大家结伴而行;放学时他亲自到校门前接应,或让大的带着小的回家。因费老师家就在河边上,到了夏季特别担心孩子下河玩水出意外。他先是制订严格的制度,同时也有意组织一些游泳和亲水活动,适当满足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有些跑水上运输的专业户住进了集镇的商品房,个体渔民也因渔业集约化经营在减少,费老师家庭辅导站的生源也逐渐减少,他便把服务对象转向企业上班的双职工子女。有的是孩子下午三四点放学后到费老师家做作业,父母下班后接回;也有常上夜班的父母把孩子全天候托付给费老师。总之,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减轻父母的压力,二老都乐意去做。

费炳华夫妇的长期坚守,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些年来宜兴市教育局、关工委及当地镇、村领导经常上门看望问候,帮助解决困难。费老师便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赠送的钱物全都用在改善学生伙食和服务条件上。

随着岁月的流逝,二老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费老师前年做了前列腺手术,老伴何维英2020年再次患中风于今年病逝。他们有两个子女,生活都很优裕,希望父亲到他们身边安享晚年。但费炳华仍然坚守初心,爱的故事还在他的家庭辅导站延续……